對儲罐之間的安全距離,國外標準比我國標準更為嚴格細致。 NFPA 30規定,儲存穩定液體的儲罐,在罐徑不大于45 m時,儲罐安全距離為相鄰儲罐直徑之和的1/6;在罐徑大于45 m且設置事故蓄液池時,浮頂罐安全距離為相鄰儲罐直徑之和的1/4,固定頂安全距離為相鄰儲罐直徑之和的1/3。GB 50074規定,固定頂儲罐安全距離為0.6D,浮頂罐安全距離為0.4D(D為相鄰儲罐中較大儲罐的直徑),如果該距離大于20 m,且相鄰油罐的冷卻水量之和不小于45 L/s,則安全距離可取20 m。以15×104 m3浮頂罐安全距離為例,我國標準為32 m(特殊情況下取20 m),美國標準為40 m,二者差距較大。
① 真空罐
真空罐為雙層金屬罐,內罐為耐低溫的不銹鋼壓力容器,外罐采用碳鋼材料,夾層填充絕熱材料,并抽真空。真空罐是在工廠制造試壓完畢后整體運輸到現場。LNG總儲存量在1000m3以下,一般采用多臺真空罐集中儲存,目前國內使用的真空罐單罐容積極限為150m3。真空罐工藝流程比較簡單,一般采用增壓器給儲罐增壓,物料靠壓力自流進入氣化器,不使用動力設備,能耗低,因此國內外的小型LNG氣化站基本上全部采用真空罐形式。
② 子母罐
子母罐的內罐是多個耐低溫的不銹鋼壓力容器,外罐是一個大碳鋼容器罩在多個內罐外面,內外罐之間也是填充絕熱材料,夾層通入干燥氮氣,以防止濕空氣進入。子母罐的內罐在工廠制造、試壓后運到現場,外罐在現場安裝。
③ 常壓罐
常壓罐的結構有雙金屬罐,還有外罐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有地上罐,還有地下罐,20000m3以下的多為雙金屬罐。常壓罐的內外罐均在現場安裝制造,生產周期較長。
液化儲罐的絕熱結構一般由如下部分組成:罐底一般采用泡沫玻璃磚絕熱;罐壁通常采用膨脹珍珠巖絕熱罐頂一般在吊頂上覆蓋膨脹珍珠巖絕熱。以上絕熱方案均為常規的絕熱設計,而罐壁和罐底連接處的保冷是絕熱設計的,由于需滿足罐體結構的要求而小心考慮避免形成熱橋造成較大的漏熱量。液化儲罐使用注意事項:
1、有雙根部閥的儲罐,靠近儲罐則的閥門,應常開。
2、卸車時,建議儲罐的極限充裝量為不超過有效容積的90%(廠家給出為幾何容積的85%-95%),使用余量不能低于10%。
3、液化儲罐壓力高時,不一定為儲罐有問題,應考慮整個系統的漏熱和存液時間等情況,一般在壓力超過1.1MPa時需進行排放泄壓,儲罐長時間處于高壓狀態會影響儲罐夾層真空的壽命。
4、儲罐出現大量的長時間的“冒汗”或結霜,且壓力不停快速上漲時,應考慮其真空失效,應進行緊急處理,手動排壓,轉移罐內的LNG液體。
5、儲罐建議每隔一年進行一次真空檢測,儲罐為熱罐時真空度小于1Pa,儲罐為冷罐時真空度為小于0.5Pa(0.00375TOF)為合格。
6、儲罐不能帶液運輸,長時間停用時應排放掉罐內的LNG液體。
7、儲罐屬壓力容器設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實施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要求,安裝、維修、改造壓力容器,需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到當地質檢部門進行告知,獲得許可后才能進行安裝、維修、改造。